1963年春天,河南兰考,在这片曾经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土地上,县委书记焦裕禄,亲手种下一株泡桐苗。他不仅是在播种绿色,更是在播撒信念,寄托着他对兰考人民未来的期望和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看见泡桐树,想起焦裕禄,每年春天,当泡桐花开的时候,那馥郁的花香似乎还在诉说着当年焦裕禄的故事,提醒着每一个看到它的人,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
近日,动力车间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了廉洁文化教育片《我的父亲焦裕禄》。影片根据焦裕禄女儿焦守云口述回忆改编创作,讲述了焦裕禄“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博山生死别”三个时期面对自然灾害严重、群众生活困苦的局面,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竭尽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
谁惦记着老百姓,老百姓就永远念着他。在兰考工作的475天,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种泡桐的同时,也不忘家庭教育。他严格教育子女,以身作则,拒绝给女儿特殊待遇,让她在酱菜厂工作,接受艰苦锻炼,告诫子女不能因为自己是书记家的孩子就搞特殊。
焦裕禄已经离开我们60年了,60年一甲子,焦裕禄精神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减,反而经由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他清正廉洁、勇于担当的优秀品格激励着所有共产党人。
今天说到廉洁,有很多人觉得,这都是领导干部的事情,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搭边儿,甚至常有“自己不具备贪污的资格”这样的怪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廉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更加广泛的含义。如果把党的事业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棵大树赖以生长的根系。根基不稳,地动山摇,如果根系都被“污染”,那这棵大树又怎样汲取养分?
“不受曰廉”强调的是对外部诱惑的抵制;“不污曰洁”重点是对内在品质的坚守。如果将自己定义为“普通人”,那么作为“普通人”就更应当向内看,是否洁身自好?是否言行一致?是否以私废公?是否忠于职守?占公家便宜、减损别人利益这样的微腐败看似危害不大,实则影响恶劣,不仅殃及民风社风,而且蛀蚀了公正!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廉洁自律永远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正如人民爱戴焦裕禄一样,人民不是因为他当官而爱他,而是因为他廉洁奉公爱民为民才爱他。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焦裕禄当年手植的泡桐苗如今已亭亭如盖矣,人们称这棵特殊的泡桐为“焦桐”,人们知道焦裕禄心里装着整个兰考人民,唯独没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