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质量监督检验部运行班聚焦“标准化操作、可视化交底”,专门组织开展氢气发生器“手指口述”切换专项实操演练,以“手口联动”的形式筑牢设备运维安全第一道防线。

氢气发生器是检测工作的关键辅助设备,其切换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检测数据准确性与现场人员安全。此前,运行班在日常巡检中发现,部分员工对设备切换流程的风险预判、步骤衔接存在差异,存在操作不统一的潜在隐患。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技术员杨国锐结合氢气发生器的设备特性与切换流程,梳理出“检查-断电-泄压-切换-测试”5大关键步骤,将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安全风险点转化为简洁易懂的“手指口述”口诀,确保员工既能“做对动作”,也能“说清规范”。
“首先请检查氢气发生器的流量、液位及氢气发生器后第一根干燥管中硅胶颜色变色情况,如果硅胶颜色由蓝色变为粉色且接近上标线处,则应及时切换……”现场环节中,班长王兆隆率先示范。手指指向设备电源开关时,同步口述“确认电源已断开,无漏电风险”;检查氢气残留时,边操作检测仪边说明“检测值低于安全阈值,可进行下一步”,全程将抽象的操作规范转化为直观的“手口联动”动作。

参与员工随后分组实操,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逐一演练切换流程,针对“如何快速识别部件磨损”“应急情况下的泄压操作”等问题展开互动问答,现场纠正不规范动作3处,补充安全注意事项2项。通过“边操作、边口述、边纠错”的模式,员工不仅熟练掌握了双通道氢气发生器切换的标准流程,更强化了“每一步操作必确认、每一个风险必规避”的安全意识。
此次活动将“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与设备实操深度结合,有效填补了氢气发生器切换环节的操作规范空白。下一步,该部将持续围绕关键设备运维开展专项宣传演练,以“实操+宣讲”的形式夯实安全基础,为生产检测工作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