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行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生产经营 > 生产运行
合成车间:装置区里的行走课堂,让知识“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5-07-08     作者:赵悦 董子旭       来源:合成车间      分享到:

“空气过滤器压差到4.8千帕报警……”7月7日,在合成车间仪表空压站281装置前,设备技术员董子旭化身“行走的操作法”正带领当班选定参训人员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式培训,为参训人员送上一场干货满满的技能提升课,推动岗位练兵走深走实。

7月7日,班组人员进行手指口述.jpg

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单向输出,此次培训以“五懂五会五能”为核心,创新采用“手指口述”教学法,将装置区变身成生动的实践课堂。董子旭带领学员穿梭在设备间,从空气压缩机的精密构造到仪表空气管网的运行逻辑,从压力表的精准读数到安全阀的应急处置,每一个关键环节都通过“手指实物+口述要点”的方式进行拆解。当讲到干燥器再生流程时,他一边模拟操作步骤,一边大声说道:“检查干燥器再生温度是否到达140摄氏度和底部导淋状态,这一步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稳定运行!”洪亮的声音在装置区内回荡,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实操指南。

培训过程中,董子旭还特别设置了“现场问答+模拟纠错”环节。他故意设置一些常见操作误区,让学员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再通过“手指口述”的方式进行正确演示。这种互动式教学激发了参训者的学习热情,现场气氛热烈,不时响起讨论声和恍然大悟的赞叹声。

7月7日,合成车间技术员对班组进行业务培训.jpg

“以前觉得这些设备很复杂,现在通过手指口述的方式,把纸上谈兵变成了沙场点兵,一下子就记住了操作要点。”参训员工张国涛兴奋地说,“这种培训方式就像给设备操作装上了导航,让人心里特别有底。”

预计此次分班次培训将于七月上旬全部结束,随后进行考核。合成车间将把“手指口述”培训模式推广到更多装置和岗位,通过建立“理论+实操+考核”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持续提升员工的岗位技能和安全意识。这场别出心裁的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提升,更是一次安全理念的深度植入,为装置的稳定运行和车间的安全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