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勇敢去追!
全球畅销书《追风筝的人》,成全了世界人民对阿富汗的好奇心,战火下的阿富汗,爱依然无处不在。书中通过一个风筝的故事,讲述了一段不平等的友情、一场跨度20年的赎罪、一生难以割舍的怀念。探讨了人性中的爱与背叛、罪与赎的复杂关系。通过描述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心中的那个风筝。
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他们从小形影不离。阿米尔有些懦弱、胆小,哈桑勇敢、忠诚。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我也逐渐感觉到哈桑是理想型,而阿米尔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写照。正如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阿米尔出生的时候,母亲因为难产去世了,父亲就是他的全世界。但是他与父亲的性格却不相像,所以他总是渴望能够得到父亲的认可。有时候父亲对于他的失望,溢于言表:“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当阿米尔听到父亲对自己的评价时,年幼的心灵受到不少的创伤。阿米尔想夺得风筝大赛冠军,向父亲证明自己,在哈桑无条件的帮助下,阿米尔如愿以偿,但是比赛的最后,需要捡回落掉的蓝色风筝。可是就在哈桑帮助阿米尔去捡回风筝时,命运的齿轮也发生了转动,就此两个人再也回不到从前。
因为哈桑在捡风筝的途中,遇到了宿敌阿塞夫一行人。看到寡不敌众的哈桑,内心挣扎的阿米尔最终选择了离开。哈桑并没有责怪,他的善良也将阿米尔推向了道德的深渊。从此他再也不能正视哈桑,正视自己的内心,这段有伤疤的往事也成为阿米尔挥之不去的伤痛。于是,通过栽赃的手段,他想要赶走哈桑来减少自己直面的苦痛和内心的煎熬。“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阿米尔弄丢了那个无条件维护他的哈桑,那个笑着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少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富汗爆发了战争,阿米尔随父亲来到了美国,过起了平凡但是平静的生活。多年之后,当知道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后,阿米尔毅然回到战火中的阿富汗,他正视阴暗,拯救自己,救出了侄子索拉博。“我们总是喜欢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是,总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些罪恶”。一直以来,能实现自我救赎的只有我们自己。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以一种更加平和与智慧的方式去生活。自我救赎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旅程,就如阿米尔孤身面对曾经惧怕的阿塞夫。但正是这段旅程,使他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追逐内心力量、感悟生活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无数的挑战与困难,但只要勇敢地面对、积极地行动,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故事的最后,阿米尔将索拉博带回美国,养在身边,带着侄子在草坪上放风筝,并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最终成为了追风筝的人。
过去的已无法弥补,但未来还可以改变。追风筝的过程,既是对自我成长的探索,也是对生命真谛的追求。真正的善良不是没有黑暗,而是经历了黑暗之后,依据选择追求光明。愿在困境中挣扎的人都能勇敢地踏上这段旅程,在自我救赎中实现心灵的觉醒与自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