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艺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文化生活 > 员工艺苑
高鹏作品——《俭以养德——母亲的节约故事》
发布时间:2020-09-03     作者:高鹏  来源:双甲车间  浏览数:3951   分享到: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一望无际的沟沟坎坎,就是没有平地。陕北地区极度缺水,农民完全靠天吃饭,如遇大旱,就会颗粒无收,粒米束薪。就连生命力最强的野草,在陕北那贫瘠的土地上都干枯的盖不住沟沿上的黄土。陕北之旱,赤野千里。

我的母亲就出生在那极度缺水、缺粮的黄土高原。母亲常常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日常,那时候,母亲家里兄弟姐妹多,早晨,一家老小用小半盆水轮流洗脸,洗完,把水倒进一个缸里,晚上再把早上轮流洗过脸的水热一热,再轮流洗脚,洗完脚还不会倒掉,还会有别的用处。母亲说,祖祖辈辈,水都是陕北人的命!水尚且如此,更何况粮食和蔬菜呢,陕北自然气候恶劣,风沙大,不能种植麦子水稻等粮食作物,农家人一滴汗珠摔成八瓣,到头来收成也是少的可怜,小米汤根本不够一家人吃。一年到头除了土豆和白菜,几乎没有其他蔬菜。到了冬天,家里都是所有人齐上阵,经过很多天的忙活,腌上几大缸的酸白菜和土豆,几乎这几大缸腌菜就成了全家一年所有的蔬菜来源。

也正是因为陕北的艰苦环境、红色革命精神、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和熏陶,让母亲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母亲长大后参加工作到了陕西关中,母亲说那时候她才吃到白面馍馍和蔬菜。我小的时候不理解母亲为什么经常舍不得开灯、舍不得倒掉用过的水、舍不得扔一些我觉得不需要的东西,长大后才渐渐明白了资源的来之不易,才理解了母亲的节俭是多么高贵的品质,从心底里敬佩母亲。

经过几十年的时代变迁,现在家里生活条件好了,母亲也一样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美德,家里的家具及日常用品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只要没有坏到用不了的,都没有因为“过时”或者“不流行了”之类的理由换掉、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母亲还是不太喜欢用冰箱,都是提前规划一天三顿饭所需要的食材,绝对不会多买、水果也一样,都是买一点吃完了再买,很少有过因为食材买太多放坏了扔了浪费掉、家里天不黑绝对不会开灯、洗完菜的水都会倒进一个小桶里留着冲马桶、家里的香皂、肥皂渣渣母亲都是攒起来装在一只丝袜里继续用……

《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繁荣昌盛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拒绝奢侈浪费,让节约成为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带动身边其他人,把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