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艺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文化生活 > 员工艺苑
师丹娜作品——《家风沐浴我成长》
发布时间:2020-08-04     作者:师丹娜  来源:尿素车间  浏览数:3598   分享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曾经讲过,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好的家风,子孙受益,延年不绝。

小时候,家风是爷爷的一声厉喝,严肃中带着关爱,关爱里藏着节俭。那会我还没上学,就已经能熟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有浪费的意向或者举动,爷爷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将饭菜倒入他的碗里,并厉声说道:“吃多少,舀多少。”次数多了,我就牢牢记住,慢慢的,我就将不剩饭列入了每日“良好表现”的册子里。

上小学时,因为学校不让回家睡午觉,所有学生都是自带被褥铺盖去学校,那会儿,上完第一节自习课的一大乐趣,就是看谁的铺盖隔潮好,看谁的被褥最漂亮。我自己也难免有了攀比的思想,所以总想买个好看的棉被。奶奶看出我的想法了,就跟我讲他们遭饥荒的那几年。我虽听得懵懂,却也知道奶奶的意思,尤其奶奶拿出自己盖的被褥,我才真的感悟。那是一床满是补丁的被子,缝缝补补,缝缝补补,已然看不出原来的样子,那一刻,我不再执着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我知道好看与否不重要,温暖就好。

高中的时候,因为镇上没有合适的学校,我则一个人去了县城上学,第一次离家那么远求学,更是第一次与其他九个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同学同宿,很是不习惯。嘈杂、吵闹,让我一度不想在集体里生活,便跟爸爸说了我的想法。爸爸没有立即答应我,也没有立即拒绝我,而是给我讲了关于毛主席在闹市读书,磨炼心性的故事。我听后很是震撼,便不再提出要求,而是静下心来。静下来之后,我才发觉,每个人都很可爱,都有我所没有的特点。很快,我们便打成一片,高中毕业,我不但考入了理想学府,更拥有了一生的挚友。

上了班后,因为接触的人比较繁杂,总觉得难以融入,所以时常跟妈妈诉苦。妈妈是个地道的农民,只会埋头干活,可是听到我说的话后,妈妈平生第一次说出:“地里的花生个头还都不一样大呢?你怎么能奢求所有人都一样。所有人都一模一样的时候,你不会觉得很奇怪,很诡异吗?”妈妈虽没上过多少学,可是这话说的和《美丽新世界》所表达的是何其相似。渐渐地,我知道人与人相处,要有耐心,要相互包容。

祖辈、父辈们用一生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以待人。家风是家庭的性格,家风是家庭的形象,家风是家庭的魂魄。好的家风滋生好的作风,我会时刻用父辈们传承下来的家风去生活、工作、学习,更会将这种美德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