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11月11日,本该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日,计控电仪部气化合成工段班前会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一阵急促刺耳的电话铃声,瞬间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也绷紧了所有人的神经。
“1#大煤浆泵加注阀隔膜漏气,需要立即处理!”

消息传来,气氛陡然紧张。谁都清楚,大煤浆泵是气化装置的“心脏”,而加注阀就是保障心脏正常搏动的“关键瓣膜”。这个“小毛病”若不及时处理,将直接威胁“心脏”的安全运行,甚至可能导致气化炉跳车,整个装置的稳定运行都将面临严峻挑战。时间就是装置的生命线!险情就是命令!计控电仪部迅速响应,仪表、电气、机钳三个专业的技术骨干火速集结,组成了一支临时抢修“突击队”。现场就是战场,他们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对故障点进行联合“会诊”。
初步判断,问题根源在于加注阀隔膜。然而,棘手的是,“在线处理”——也就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进行检修,大家以前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无疑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挑战。但没有经验不代表没有办法!在现场,三个专业的兄弟们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共同研判风险,分析每一步操作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仪表先确认信号隔离?”“电气这边确保动力安全断电!”“我们机钳负责拆装,动作必须又稳又快!”……一场简短而高效的现场风险分析会后,一个清晰、稳妥的检修方案被迅速确定下来。这一刻,团队智慧的光芒驱散了无经验的阴霾。

方案既定,行动立即展开。现场仿佛变成了一间正在进行高精度手术的手术室:电气专业率先“主刀”,精准执行安全断电、能量隔离,为后续操作铺平了安全道路,如同为手术搭建了无菌环境。仪表专业紧随其后,细致地做好信号隔离与确认,确保检修过程中控制系统“感知”不到异常,避免误报警,如同稳住了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机钳专业 作为“主刀医生”,在兄弟部门创造的绝佳条件下,沉着冷静,精准操作。拆卸、清理、更换新隔膜、回装、紧固……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展现出了过硬的技术功底。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默契的配合。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都在传递着信任与协作。在三个专业如同精密齿轮般的无缝衔接下,最终,一号煤浆泵一号缸加注阀隔膜更换工作圆满完成。当手动加注,随着漏气声的消失,宣告这场“心脏搭桥”手术成功了!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虽然满脸油污和汗水,但眼神里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这场成功的紧急抢修,不仅化解了一次潜在的非计划停车危机,保障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是一次对跨专业协同作战能力的完美检验。面对突发挑战,他们团结一心、胆大心细、勇于担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