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增效年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专题报道 > 协同增效年
改革赋能提质效 体系护航启新程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交出实践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12     作者:张博锐       来源:企业管理部      分享到:

在新时代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浪潮中,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渭化公司”)深植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锚定“聚力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核心使命,精准施策、系统推进,34项改革任务全部圆满完成,实现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管理提升、发展引领的全方位突破,交出了一份彰显国企担当的改革答卷。

顶层设计谋全局三措并举定方向

党建铸魂,筑牢国企根基

坚持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全过程,明确党组织在顶层决策中的法定地位,严格执行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确保改革方向与发展规划同频共振。强化党员干部改革“领头雁”作用,通过专题研讨等形式凝聚改革共识,有效破解顶层设计落地过程中的部门协同、流程衔接等堵点难点。

创新赋能,激活转型动能

将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纳入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聚焦煤化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顶层设计层面完善容错纠错、成果转化等配套制度,打破“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等传统体制机制束缚。以创新链精准布局产业链,通过顶层统筹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有机融合,让创新成为驱动企业转型的核心引擎。

合规筑底,筑牢发展防线

构建“顶层统筹、分级负责、全员参与”的合规治理架构,将合规管理全面嵌入规划决策、投资运营等全流程,形成“决策前置、执行闭环、监督到位”的管理体系;开展18个重点业务领域合规访谈,编制《合规管理手册》《合规风险防控操作手册》《合规性文件清单库》等管理文件,实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整合纪检监察、法律审计等监督力量,构建“1+S+N”合规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合规审查与问责机制,为改革稳健推进保驾护航。

多维突破显成效改革答卷亮点纷呈

以党建引领定向、转型强基、创新赋能、机制提效为抓手,公司通过系统性改革破解发展瓶颈,构建起协同发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各项成效彰显了国企改革的深度与温度。

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筑牢发展“根”与“魂”

2025年规范化召开党委会议15次,前置研究审议“三重一大”事项8项;推行“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选拔机制,累计完成新提拔管理干部15人、技术职务干部8人,岗位调整20人、职务退出29人,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年轻化进程加快;针对陕煤集团巡察反馈的44项问题,建立“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闭环式整改”机制,2025年6月全部整改完成。

产业转型双轮驱动,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2025年前10个月累计生产尿素49.95万吨、甲醇59.78万吨、乙二醇27.97万吨,尤其是10月份主导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本部及彬州化工绿电采购分别占用电量的40%和50%,同比提升10%、20%;投资近2000万元,对原造粒塔塔顶水洗装置进行改造,投用后,氨和粉尘排放均低于每立方米10毫克,远低于煤制氮肥行业绩效评级A级企业标准;公司搬迁改造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待审议,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通过陕煤集团立项,节能改造项目年节约标煤3.5万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2025年前10个月研发投入1.0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获3项专利授权,55项科技项目完成率93.1%,参与2项国家标准修订;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开发领导驾驶舱、质量管理等应用场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所属彬州公司投入8000万元建设智能管控平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化工板块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公司数字档案馆建成后,预计档案管理效率将提升30%。

机制改革激活力,经营质效稳提升

遵循分级分类、精简高效、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原则,形成由10个本部职能部门、14个中层管理人员职数、56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构成的“三定”架构;深化“三定改革”与制度体系建设,系统完成257项管理制度“废改立”工作,推动555项现行制度全面对标国标升级,构建起贴合企业实际、接轨行业前沿的规范化制度体系;构建“考核+薪酬”联动体系,差异化设计薪酬标准,将绩效与产值、能耗、创新等指标精准挂钩,激发全员干事动力。

“8+1”体系强保障 筑牢改革坚实根基

公司以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基础,统筹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特种设备、质量、能源、测量、应急、党建八大领域,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全链条的“8+1”管理保障体系。各体系既各司其职、精准发力,又相互协同、有机融合,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运营强根基

构建“顶层设计-流程细化-执行落地-持续改进”标准化管理闭环,编制涵盖生产、管理等领域的标准化文件体系,明确各岗位操作规范与管理要求;通过标准化评审等活动,推动标准落地执行,实现“事事有标准、人人守标准、岗岗达标准”的管理目标,为各体系高效运行提供基础支撑。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严守底线护平安

形成“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行《渭化集团过程安全管理要素清单及职能划分细则》,大力倡导“管业务必须管安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抓安全”的管理模式,实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持续优化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人员定位系统、电子票证系统等已全部接入陕西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完成54个安全“双优班组”标准化综合评定,均达三级水平,7个优秀班组正总结提炼,筹备省、国家级二级以上标准化班组评定。

环境管理体系:绿色发展显担当

建立“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流程环境管理体系,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废气超低排放改造、废水循环利用、固废资源化处置等项目,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建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废气、废水、噪声等指标,确保达标排放。

特种设备管理体系:精准管控防风险

建立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涵盖采购、安装、检验、使用、报废等各环节,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配备专业特种设备管理团队,定期开展设备巡检、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建立设备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2025年,累计完成61台压力容器和222条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工作和全部安全阀的校验工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质量管理体系:全链管控塑品牌

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核心文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内审、外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售前知情权、售中验证权、售后追溯权”的客户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合同履约率100%、产品检验率100%、问题响应率100%、客户满意度超90%的服务标准。目前公司尿素与甲醇优等品率达100%,乙二醇聚酯级率96%,客户满意度超97%,省内甲醇市场占有率75%、尿素市场占有率55%,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能源管理体系:节能降耗追标杆

建立“用能有计划、消耗有定额、管理有制度、考核有奖惩”的能源管理格局;以行业能效领跑者为标杆,将节能指标层层分解至车间、班组;开展节能专项培训,实行“每周检查通报、每月考核奖惩”制度。目前,公司合成氨单耗下降12.5千克标准煤/吨,尿素单耗下降3.51千克标准煤/吨,甲醇单耗下降64.91千克标准煤/吨,三个产品单耗均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中的标杆值。

测量管理体系:精准计量强支撑

深入开展“三率”提升专项活动,着力提高测量设备完好率、准确率、投用率,有效减少仪表故障及非计划停车损失;组建专业计量团队,拥有计量人员58人,建立13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和10个专业检定实验室,配备各类计量器具18000余台;建成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计量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和追溯,为工艺优化、质量控制、能耗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应急管理体系:实战备战守安全

成立由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完善“分级负责、属地联动”应急责任制;更新完成《应急管理全流程制度汇编》,建立“一级响应、二级处置、三级联动”的分级响应体系;按标准配齐配足应急物资,在18处一线关键岗位设置应急物资柜,组建36人专职消防队和11人兼职危化品应急救援队。2025年,公司共组织应急演练90余次,参与人数达1300人次;开展应急技能培训30余次,覆盖2000人次,确保全员掌握初期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党建工作体系:政治引领聚合力

以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健全“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组织体系,深耕“一支部一品牌”特色党建格局;实施“党建+”融合工程,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安全环保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员先锋岗”“攻坚突击队”创建活动。

深化改革永不止步,创新发展正当其时。2025年,渭化公司以改革转型发展的确定性,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在“量”上接连跨越新关口,在“质”上持续实现新突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渭化公司将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成果,以更大力度推动转型升级,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