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渭河金辉会务中心的员工,我从中心闲置物资盘活的工作中触摸到企业发展的“脉搏”,对此项工作价值有了新的认知,也更加理解了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的价值所在。
因中心更名,仓库里大量印有原“渭河花园酒店”标识的物品已无法继续使用。加之地区酒店行业竞争激烈,采购成本上涨,降本增效迫在眉睫。中心没有将这些物品当作废品处理,而是开启了一场物品“重生”行动。客房大姐们发挥巧思,提出将破损床品改造成枕套、礼品袋用作垃圾袋等办法,目前已改造枕套600多条,垃圾袋2.6万余个,累计节约费用近8800元,且由于材质加厚,垃圾袋破损率降低了40%。我和同事们也积极响应,参与到物品改造工作中,将旧浴巾重新分类降级为客房清洁用品,让退役餐具经过清洗消毒处理后再次“上岗”。
同时,大家都在为以“紧日子”过“好日子”出谋划策:工程部用零件替换代替整机更换,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餐饮部更是把退役餐具改造成独具特色的怀旧盛器,带动了菜品销量提升。大家不再被动等待指令,而是主动思考如何让每一件物品发挥更大价值。我在工作中也时刻留意,看到闲置或破损的物品,就会琢磨能否二次利用,将这种“物尽其用”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
起初,我们也担心过这样的改变会不会影响服务质量,但随着工作推进,我发现真正的降本增效并不会降低服务品质。当我们用心让资源更高效地流动起来,反而能为客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客户投诉率下降了,打卡率显著提升,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过“紧日子”不是无奈的妥协,而是为“好日子”主动创造价值的方式。
如今,看着仓库腾出的空间,抚摸着手中二次利用的物件,我忽然明白:所谓“变废为宝”,不仅是降本增效的妙招,更是对价值的重新定义。那些被赋予新生的物品,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注脚,也让我在平凡岗位上找到了与团队同频共振的使命,更加坚定了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