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艺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文化生活 > 员工艺苑
吴平凡作品——《读<史记·李广列传>谈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5-05-20     作者:吴平凡       来源:机械修造部      分享到:

近日,读《史记·李广列传》,又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关于作风建设的论述要求,颇多感触。李广为汉初名将,文帝评价他说:“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从《李广列传》中可以看出,李广能成为一代名将,不仅仅是因为“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更多的是因为他作为将领,深刻懂得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第一,“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说明李广极为廉洁。与士卒同甘共苦,同吃同住,以上率下。真正做到了“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我们现在经常讲,一个干部影响一方政治生态。李广带兵就是最鲜活的例子,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没有战斗力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党的执政地位给党员、干部队伍带来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其直接表现就是,党内贪图安逸享受、不愿艰苦奋斗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想利用执政党的地位和威信谋求个人私利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随着党执政时间增加和党所处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作风问题越来越复杂地表现出来。实践告诉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

第二,“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说明李广带兵,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垂范。

“己不正,焉能正人。”一个团体、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领导干部作风正,人民的心气就顺。就能同甘共苦、共同奋斗,事业就能兴旺发达。习近平在2019年曾经讲过,中央苏区时期,中央机关领导“每天节约二两米,使前方红军吃饱饭,好打胜仗”,群众传唱“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

第三,李广待人宽缓不苛,爱兵如子。

“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李广和程不识都是当时名将,而两人的治军方法截然不同。程不识纪律严明,待下严苛。人人叫苦。“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而李广待人宽缓不苛,关爱下属。治军之法简单明了,并没有什么复杂严苛的制度。这也给我们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多启示。严格的控制可能收效甚微,信任和尊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关爱和关注每一名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价值感和使命感。

司马迁最后总结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这正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