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转自《渭南日报》——渭化公司:节能降耗齐步走 算好绿色经济账
发布时间:2025-04-15     作者:焦旭
      来源:2025年4月15日《渭南日报》      分享到:
本报讯(通讯员 焦旭)近期,在渭化公司节能降耗目标的引领下,生产系统积极响应,以锅炉系统参数优化为突破口,通过对参数精准调控与动态管理,实现了运行效率与环保效益的双提升,为企业降本增效写下生动注脚。
作为该公司能耗“大户”,锅炉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与环保成效。锅炉管理团队聚焦“风量配比—床温控制”核心参数,经过反复讨论与摸索调整,提出二号炉“增一次风、减二次风、降床温”的精细化调控方案:将二号锅炉运行工况不断模拟优化,在确保燃烧效率的前提下,构建了更高效的热力反应环境,从源头上抑制了污染物的生成。这一“温度革命”不仅提升了锅炉效率,更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撬动了全链条的降本减排效应。
床温调整优化后,炉内石灰石脱硫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炉内脱硫剂石灰石用量降低10吨,按每吨350元计算,每班可节约成本3500元,年节约超百万元;后续烟气脱硫处理环节的生石灰用量降低1吨左右,每吨560元的成本下,每班再省560元,年累计节约超30万元。两项合计,仅脱硫剂年节约成本即超200万元。
床温下降有效抑制了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从源头降低了氮氧化物原始浓度,脱硝剂尿素溶液用量的阀门开度降低了30%,用量直接腰斩,不仅降低了原料消耗,更减少了脱硝系统运行负荷,实现“降本”与“护设备”的双重收益。
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该公司对“每一度温度、每一方风量、每一吨原料”的极致管控。此次锅炉优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管理理念的升级。通过建立“参数—能耗—排放”动态关联模型,将该公司节能指标细化到每个操作环节,形成“数据指导生产、生产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