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移精神"学习专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专题报道 > "北移精神"学习专题
“西游记”之“金句”集
发布时间:2019-05-30     作者:孟力  来源:动力车间  浏览数:5872   分享到:

前不久,一段“彬州乙二醇项目现场建设”的视频流出,沸腾了整个渭化群。笔者感动之余,还把它上传到个人微信公众号里保存留念。从此,到200公里外的彬州“西游”就成了我的一个梦。

5月22日,我从渭化乘车3个小时后如愿以偿的到达彬州新民镇西3公里处——乙二醇项目所在地。经过两天的“西游”,看过了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听过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话语,拍过了数十幅照片,尤其收集了多条员工“金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就像二十几年前的渭化,这个项目与周围环境同生同长。”

这是乙二醇综合部部长王学军在本部与彬州通讯员交流会上所说的一句话。据他介绍,乙二醇项目距彬州城区15公里,却有着400米的高位落差。“之前这里很冷清,咱们这个项目的到来,十几家施工单位同时驻扎,当地租房、餐饮的生意也好起来了,水电路的畅通,也给当地人带来了实惠。咱们的员工都住在新民镇上的一个招待所里,上班步行得半个多小时……”面对此情此景,我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六年前首次到达渭化时的场景。周围都是庄稼地,有身处桃花源的感觉。“现在的情况好多了。记得我刚来这里时度过的第一个冬天,零下十几度,主要是还没暖气,遇到停电,唉,别提了。常驻这里的人也许习惯了,可从相对气候温和的关中来的我们,只能靠毅力坚持了!”当地人都很淳朴,看到这些忙碌在建设工地的渭化人很羡慕,也为能够成为乙二醇项目建设的一员感到骄傲。

“同一项目的参与者,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互相支持配合,才能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

在乙二醇项目采供接保检部,遇到了刚从项目界区施工例会现场回来的张锐,与来彬州前相比,强烈的光照,把他晒黑了一大截。他一边通着电话一边示意我坐下“你赶紧带孩子去医院。好了,不说了。我有个电话要接。先挂了!”他边拨电话边告诉我,刚才说话的是妻子,孩子病了,高烧39度多。正说着,电话又通了“你到哪了?”“哦,就从旬邑高速出口下,别听导航的,彬州这边修路呢。”原来是一位送货的司机师傅打来的。“哎,都不容易,人生地不熟的,跑错了路,司机辛苦,还会耽误到货时间。影响施工进度。”他说着就要往外走,“又来车了,我得去接货。”

看着张锐匆忙离去的背影,他的话把我带回了刚参加过的动力项目建设例会。在会上,各参战单位汇报工程进度以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协调解决。“抢干三个月,把之前滞后的工期必须加班赶回来。”项目经理杨正如此说。不到一个小时的会,没讲一句口号,没有客套的话,甚至为了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有些“火药”的味道。但确实把问题解决和落实了。“别看大家在会上为了一个问题的解决争执不休甚至脸红脖粗的,工作起来却很配合与支持,同一项目的参与者,也就是命运共同体,只有支持配合,才能实现共赢。”

“在家做个好老人,在企业做个好工人!”

这是乙二醇项目中我遇到最年长的员工——吊装队长曲其利给我说的一句话。523日午饭时,走进曲师傅的宿舍,他正在给自个注射胰岛素。“患糖尿病十余年了,自己给自己打针已经成习惯了。”“这么大年龄了,带着病还远离家乡,后悔当初的选择不?”面对我的询问,他说:“不后悔。自己干了一辈子吊装工作,项目建设期正是发挥我特长的时候。”说到在这里工作的感受,他很自信也很骄傲。他说自己今年9月份就要退休了,“到那时,乙二醇项目大型设备的吊装应该基本结束了,我也算是光荣退休了。”

在项目建设工地,老曲头的名字无人不知。“我喜欢和年轻人尤其和正能量的人打交道。” 说到自己的选择,当初儿子还不理解,担心他不适应,“我现在身体还行,不想给子女添负担。我的原则是,在家做个好老人,在企业做个好工人,就足了。”

“企业在哪,家就在那!企业好,我们才能好!”

段俊峰,一个老兵,我的老同事。在接保检部简易板房里,我等了他一下午,到了饭点准备离开时,才见他满头大汗地从卸货现场匆匆赶来。由于我们住宿的地方较近,就约好晚上回去再聊。“等这车货卸完,我估计要到89点才能回去。”“没问题,我等你。”在文家坡煤矿公寓楼里,段俊峰和妻子热情的给我开了门。“这里条件不好,没啥招待的,你也别嫌弃。”

“你们不做饭?”看着房内没有灶具,我很纳闷。段师告诉我,早上都是在矿上的餐厅吃,中午自己大多回不来,下午有时也到晚上8点后了,“这两顿饭,都是诸如泡面等凑合着吃。媳妇回来一个人就在食堂将就了。”他说,自己是当兵的,“这点苦都不算啥,就是委屈她了。”一旁的妻子房红丽不服气地接过话“就你能吃苦,别人都娇贵。我愿意跟你到这来,就不觉得这有多苦。”她还告诉我,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家里就剩她一人了,索性就跟着丈夫一起来到这里工作。“企业在那,家在哪!企业好,我们才能好。”

说到工作,段俊峰还没开口,妻子先说话了“至于他工作内容,我不太过问。就是没个点,经常加班。”段师解释道,“企业建设期间,接保检工作很辛苦也很重要。尤其现在,大量设备到厂,有时到了下班时间,货没卸完,就只能加班。”说到这里,他给我说了一件事。“5月上旬,由于连续雨天耽误了卸货。那个周末,天气放晴,刚好赶上自己值班,别提多忙了。两天共倒运货物10车,卸料近30车,吃饭睡觉都是凑合着抽空进行。”

“谁说女人都恋家?只要工作需要,拿起行囊,说走就走,这就是新时代的职业女性。”

“单位的年轻人孩子小,事多,都走不开。我家娃大了,父母也支持我的工作,到彬州工作,我觉得没啥,只是换了个工作地点而已。反正我自由人一个!就来了。”听着已过不惑之年的秦新丽看似轻松的一句话,我决定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素材库。当然并不是因为她是公司的劳模,主要是被她乐观、豪放的女汉子性格所吸引。她是公司质检部的一名安全技术员,配合彬州项目的化验室前期组建筹备工作。当前化验楼还处在内部装修阶段,作为质检部首批被派往彬州项目的驻守人员之一,她暂时被安排在多人工作的一个大厅。走进人来人往的办公室,我一眼就看到了墙角处正在电脑上查询资料的她,站了好久,在听见“咔”的拍照声后,她才注意到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摆手“别写我,你看大家都辛苦。还是到施工现场看看吧!”本想多问她几句,但看她专注的神情,有些不忍叨扰。在彬化的连日采访中,也零敲碎打地知道了她的一些事。“配合开展化验室仪器配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比起太阳暴晒下的设备安装现场,真是不值一提。”这就是她,一个低调的人,别人认为的难处在她眼里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在墙角一隅,她坦然而坚定,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状态里。

“你说彬化的明天在哪里?”“就在你的眼前!”

这是523日午饭后,没有午休,公司的两位年轻人就直奔施工现场路上的对话。问话的是乙二醇制气车间技术员李晓锋,回答的是从本部去采风的公司办公室青年员工赵龙。认识李晓锋,是因为同爱好写作的缘故,看过公司网站上乙二醇项目的许多报道都来自这位年轻人的手。“因为熟悉工艺流程,所以写起来更得心应手。”赵龙是我这次彬州之行的舍友,学识渊博、有责任有担当是他留给我的印象。

一路上,85后的哥俩边走边讨论,一会儿谈设备工艺技术问题,一会儿谈人生的追求,看着他们信心满满的样子,我不由得默默点赞。尤其在说到彬州化工的前景时,哥俩一致认为“只要每个人把自己眼前的工作搞好,把岗位技能提高,彬化才能有更好发展。只要你有能力,啥都不用怕。”有这样的年轻人在,我相信彬州化工的明天肯定错不了。

在去彬州化工之前,我本想着去采访接保检部的刘子毅,听说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总是渭南彬州两处跑,妻子工作也忙,孩子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全程照顾。可惜这个计划落了空,不是没见到他,而是没机会和他说话。在办公室待了一个多小时,来往签字的、对货单的人就没停止过。为了不影响他工作,我只好作罢。“要不周末的时候,我给你打电话,咱们回到渭化再聊。”他一口应承“没问题!”可是周五下午再通话时,他却告诉我“我现在沈阳出差,周末回不来了。”

就这样,本次“西游”在我意犹未尽中结束了。在等待返程的汽车时,我内心充满了不舍。回到家里,当我再次打开采访笔记时,看到的不仅仅是我在彬化建设工地收集到的员工“金句”,更看到了渭化彬州乙二醇项目美好的未来。